作者:梁建雄
简介:佛山市新里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首席督导及培训专家,香港资深社工
在国内做督导多年,发现很多社工很习惯以问题为本的思考方式,并且想为所有的「问题」都找到答案。如果他们是督导或管理层人员,更期望自己同时能解决员工与案主的所有困难,就如广谱抗生素一样可以将所有细菌都打败。针对这种不理性的心态,以下是我分享几点看法:
01
生活和工作中,不是所有問题都是可以短期内解決的,有時將它搁着一会,解決的方案自然就会出来,因為時間和环境会令問題改变,包括社工自己也會改变,这不是不负责任,这是生活智慧和对世情发展的谦卑顺服。
02
很多时候一個問题之所以困扰你但又沒有弄死你,大多是因為它根本不是個重要或紧急的事,只你將它放大了,不将它处置你就不安乐、不满意,于是弄得自己很累。如果能容许问题与你共存,很多时你就会习惯了它带来的小困扰,并学会无视它,直到问题的方案出来。
03
最常见的情況是所謂的「問题」其實只是某事情現時的狀態不如你所想,或你担心(而不是評估)坏事會因為這問題的持续而發生。但,親,你真的覺得你是先知嗎?事情的发展都由你估计?我也不是说不做任何事去影响事情的发展,但其实很多时做了也不见得对结果很大影响,所以重点在于能够对应问题,而并非将所有问题解决掉。
04
当有其他富资历的人告訴你其实坏事不會因為你說的「問題」而发生時,你卻仍然堅持去糾結,那只是你自己选择了了裹足不前,這或源由自你的自大、自卑、恐惧或无知。
05
当別人教你如何看待問题,你卻执着为何他不帮你解決問題、為何他不关心你、為何他会為你不懂脑袋轉弯而氣憤,却不帮你立时处理好问题,你這叫做缠绕与不放过自己,別人當然是推開你的。
社工们,
我们不要做广谱抗生素,
要做灵活的智者。
本文转发自“社工观察”